“抗菌抗病毒”口罩靠谱吗?国家药监局宣布消费危害提示
国家药监局网站12日宣布“抗菌抗病毒”口罩消费危害提示。
消费危害提示指出:
医用口罩主要分为三类: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各国药品监管部分均将医用口罩作为医疗器械进行监督治理,以包管产品的宁静有效。在我国,医用口罩按第二类医疗器械实行注册治理。截至目前,我国已批准国产医用防护口罩注册证762个,国产医用外科口罩注册证2489个,国产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注册证3219个,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包管。
目前市面上泛起的宣称“抗菌抗病毒”非医用口罩,一般通过共混、喷涂等方法添加种种抗菌剂,主要添加物包括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季铵盐、铜离子/氧化铜、中药提取物等。该类产品的宁静性有效性应当开展充分研究和验证。在宁静性方面,应对口罩抗菌剂脱落导致对正凡人群恒久吸入的危害进行评估;在有效性方面,应对抗菌剂的加入是否影响口罩过滤效果,以及抗菌剂的抗菌抗病毒的效果进行验证。该类口罩产品在临床有效性没有获得充分验证前提下,添加抗菌剂会引入新的危害。目今,在医疗器械的上市前评价时,该类产品连续、恒久使用的危害受益比缺乏,尚不具备显著的临床意义。
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已印发并不绝更新了差别人群预防新冠肺炎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建议消费者依据这些指引的指导,科学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
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凯时K66简介